不愧是大拜拜,這兩天真的有不少深刻的比賽心得可以看。也有一些人私訊,說跟了選手的 Sub4 課表後有了好成績,我很為你們高興。
 課表本身沒什麼精妙之處,當初適用的對象就是選手一個人,所以我就設計得特別...溫柔?(太狠她會揍我)如果你有完整跟完,應該都能同意每一個單一的 workout 真的沒什麼大不了,但是累積 20 週,能量就很強。
 當初問選手最討厭課表的哪個部分,她說是輕鬆跑 😅 原因是間歇有目的性,而長跑通常會有人一起陪,反而是輕鬆跑要一個人慢慢磨完。
 但這就是長跑訓練的準則,以有氧耐力為基底,你才有向上發展的空間與本錢。一般跑者的建議質量訓練不應該超過總跑量的 30%, 而職業選手的比例甚至更低。
 經過這次我也可以幾乎篤定地說,如果你在 20 週內沒有被這課表無聊死,破不破四先放一邊,跑完一場全馬大概沒問題了。
 ---
 這次的賽前中後三篇文真是把我能量給抽乾,跟著大家一起緊張、一同起跑、甚至到賽後分享你們的喜樂與哀愁,好像自己又經歷了一場比賽。明明小老頭破三是上週的事,怎麼感覺像是一個月以前(笑)
 如果你們還想要繼續分享,我並不介意被 tag (僅限專頁, tag 本人我會恨你) 或者你們也可以把文章貼在這篇文下。賽季結束,我還是很建議大家趁這個機會好好沈澱一下,思考一下來年的賽事規劃。
 最後安慰一下沒跑好的同學。唉,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,沒有跑爆過的馬拉松人生不完整。你們犯的錯我都犯過,甚至你們多數"跑爆"的成績還沒有比我的初馬慢(挺)
 跑好的同學,有時候我也為你們覺得可惜,從第一場就這麼會跑,那以後要 PB 難度不就越來越高。就像蕭昱那傢伙初馬 226, 再能跑也頂多再進步 10 來分鐘,一比,我可進步了兩個多小時,哇!哈!哈!
 這樣想想,好像就覺得跑好的比較需要被安慰了。
 「恭喜你跑爆!」
 「真可惜,跑這麼好,看來明年是沒機會 PB 了!」
 來年去親戚家缺什麼吉祥話,我這裡就先提供個點子,不必謝。